
教案名稱:俯臥抬胸(大運動)
教案目的:為進一步學習匍行和爬行做了準備
教案方法:這是在上個階段用肘支撐的基礎上在進一步的表現。這時寶寶的胸脯完全離開床面,只用腹部和手支撐體重。這種體位寶寶的視野開闊,頭能轉向不同的方向觀看新事物。
學習次數;2-4次/天
教案名稱:抓小球 (精細運動)
教案目的:練習手的抓握技巧
教案教具:核桃或小積木,大小以嬰兒能握住為準
教案前提:能夠擊打懸吊的玩具。
教案方法:在嬰兒能抓到的地方放兩個洗干凈的核桃或小積木。嬰兒先用手抓起一個,歪歪扭扭地捧起雙手企圖將核桃送入口中,開始時嬰兒還較笨拙,捧到嘴邊就掉下來。到月底嬰兒不但能順利抓一個核桃,還會用另一手去抓第二個。
教案次數:1-2次/天
教案名稱:使勁發音(語言)
教案目的:發展語言,自由發音,增加親子感情。
教案前提:會發拉長元音。
教案方法:父母經常同寶寶說話:“你好??!今天吃飽了嗎?咱們看看這匹大馬,滴噠、滴噠,跑得真快”??纯创巴?ldquo;今天出太陽,天氣真好”。拿出玩具“這只小貓會叫、喵喵”……隨機看到什么都要說說,寶寶看到大人的嘴巴活動,他也會“咿呀”地回答。經常同寶寶講話,當父母不在時,寶寶會躺在小床上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,有時會大聲尖叫,希望大人快來。
學習次數:3-4次/天
教案名稱:照照鏡子(自我認知)
教案目的:觀看自己的容貌,認識鏡中的自己。
教案前題:能辨認母親。
教案方法:母親抱孩子到大鏡前,指著鏡子說孩子的名字,再指著母親的鏡中影說“這是媽媽”。孩子會伸手摸鏡子,同它笑、發出聲音。經常照鏡子的孩子會在鏡前做怪臉,看到鏡中人也做怪臉就會開懷大笑。
學習次數:1-3次/天
教案名稱:找朋友 (社交)
教案目的:發展與人交往的能力。
教案前提:見人會笑。
教案方法:抱孩子在街心公園玩, 讓他看到有些小朋友在學走,或在滑梯上玩耍。先讓他在遠處觀察,漸漸走近,如果寶寶在笑,表示他喜歡同小朋友接近,讓他同小朋友“握握手”。如寶寶撲到母親懷中,表示他害怕,不要勉強,只讓他在旁觀看,直到出現笑容時才讓他與別人親近。
學習次數:3-6次/周
教案名稱:配樂搖擺(音樂)
教案目的:配合音樂節律,身體作搖擺運動。
教案前提:學會扶腋站起和邁步。
教案方法:在胎教音樂節律下,家長握穩寶寶雙腋,懸空提起,接著節拍使寶寶左右擺動。漸漸減少往左右擺動的力量,觀察寶寶會自己使勁,使身體左右擺動。以后再學習配樂旋轉,使寶寶學習旋轉平衡。
學習次數:1-3次/天
一、大動作能力
1、前臂支撐
2、主動側翻身:嘗試主動側翻身45度。兩邊都要翻身。
3、扶掖起坐:1、2 扶著雙臂腋下坐起,3、4一手扶著腋下,一手扶著頸部放下。做5、6個8拍。
4、踢球:躺著踢球,也可以讓寶寶依靠在媽媽身上坐著,然后踢球。
5、蕩秋千:此動作都要在喂奶前1小時做,否則容易吐奶。
二人蕩秋千 - 把寶寶放在毯子中間,一人抓住頭部的兩角,另一人握住腿部的兩角,然后左右搖擺。
三人蕩秋千 - 媽媽平躺著,讓寶寶俯臥在毯子中間,頭部伸出毯子,一人抓住寶寶一側的毯子兩角,另一人握住另一側兩角,然后左右搖擺。這樣可以讓寶寶看到媽媽的臉部,同時也保護寶寶,以防意外。
二、精細動作能力
6、夠取懸吊的玩具:訓練拍打、抓握。
7、準確抓握,如雙手抓握搖鈴棒:用玩具碰寶寶的手背,她會主動抓握玩具,而不再是被動的抓握了。玩搖鈴時要注意保護寶寶的頭部。
三、認知能力
8、照鏡子游戲:照鏡子,照呀照,里面有個乖寶寶,你哭他也哭,你笑他也笑。
9、找媽媽
10、追視手電光
11、小球跳
12、看圖片和畫報:開始看真實的圖片,而非卡通圖了。讓寶寶180度的視線跟隨。并且一邊看一邊說:“寶寶,這是草莓,是紅色的哦......”
四、語言能力
13、聽錄音帶,聽自然界各種聲音、各種動物叫聲
14、學發聲,會發輔音:5個月的寶寶會發輔音了。所以需要給寶寶念兒歌,給她語言環境很重要。
15、會尖叫
五、生活與交往能力
16、自己扶奶瓶
17、小勺喂養
18、打哇哇
19、找朋友,發展交往能力。兩家一對,寶寶互握手。
20、聽優美愉快的音樂時,母親抱寶寶輕柔的起伏,配樂搖擺,培養節奏感。